川杂9号

作物名称棉花
审定代号川审棉 16 号
研发单位系省农科院棉花所用核不育两用系抗A1作母本,与中棉所培育的全国推广品种中12组配而成。
系谱系省农科院棉花所用核不育两用系抗A1作母本,与中棉所培育的全国推广品种中12组配而成。
特征特性该杂交种全生育期132—1 36天,株高85—90厘米,株体紧凑成塔式,茎枝粗壮,叶色深绿,叶片中等,透光性好,长势较旺,结铃性较强,铃卵园形,铃壳薄,吐絮畅。纤维整齐,色泽好,衣分41—43%,单铃重5—6克,衣指6.8一7.4克,籽指9—9.8克,纤维长度29.5—30.5厘米,麦克隆值4.29,比强度20.78g/特克斯;抗性鉴定结果:枯萎病指12.8一l 5.9;黄萎病指30.68一33.7,属抗枯耐黄品种。该组合比对照显著增产,且抗枯耐黄,纤维品质优良、繁殖、制种产量较高。
产量表现93—94两年省区试,平均亩产皮棉81—94公斤,比对照73—27增产9.92%;95年参加省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皮棉104.42公斤,比对照73—23增产18.03%。
栽培要点
适宜区域适宜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部份棉区种植。
修改日期2014-04-25 23:40: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