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物名称 | 油菜 |
审定日期 | 1992 |
审定代号 | GS07001—1992 |
研发单位 | 陕西省农垦科技教育中心,陕2A×垦C1 |
系谱 | 陕西省农垦科技教育中心,陕2A×垦C1 |
特征特性 | 甘蓝型弱冬性三系杂交种。幼苗半直立,子叶肾脏形,幼茎、心叶微紫,叶面展,叶色深绿,深裂叶,顶裂片大园,越冬期叶色浅绿,蜡粉较少,叶柄较长,叶脉白色,叶缘波状,叶片较厚,棉高170厘米左右,一次分枝9.1个,分枝匀生。花色黄,花瓣大而侧叠。单株有效角果300个,角果中长,较粗,果皮中厚。每角平均23粒左右,千粒重3.5克,种子黑褐色,在黄淮地区生育期245—260天,在长江流域生育期240—245天。耐寒、耐旱、耐渍,45.59%,含硫代葡萄糖甙120微摩尔/克,含油量40.11%。该品种是国内外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第一个杂交油菜品种,高产稳定,适应性广。 |
产量表现 | 该品种1984—1986年参加陕西省区试,每年各点产量均居首位,平均亩产202.94公斤,比对照增产27%。制种产量高,恢复性能好。 |
栽培要点 | 陕西关中和山西晋东南在9月10—15日播种,豫中、淮北在9月14—20日播种,豫南、淮南在9月18—25日播种。壮苗早裁,一般5—6叶移栽。水浇地每亩1.0万—1.2万株,旱地及时防治蚜虫、霉素养病和菌核病。 |
适宜区域 | 黄、淮、长江流域适宜地区推广。 |
修改日期 | 2014-04-25 23:40:1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