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物名称 | 小麦 |
审定日期 | 2001 |
审定代号 | 豫审麦2001012号 |
研发单位 |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而成,亲本组合为周麦8846/汴8579-2。 |
系谱 |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而成,亲本组合为周麦8846/汴8579-2。 |
特征特性 | 株高80~85厘米,穗粒数35粒,长芒、白壳、白粒、硬质,千粒重48克。弱春性中早熟品种,生育期220天小穗排列较稀,抗倒性较好,灌浆速度快,较抗干热风,落黄好;高抗叶锈病,中抗白粉病和条锈病,中感叶枯病和纹枯病容重800克/升以上,粗蛋白15.73%,湿面筋36%,沉降值36.2毫升,吸水率58%,形成时间4分钟,稳定时间4分钟,评价值49。 |
产量表现 | 1998—2001年参加河南省高肥春水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501.8千克,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3.49 % 。2000-2001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466.1千克,比豫麦18号减产1.44%。 |
栽培要点 | (1)10月10日至20日播种,亩播量7-8千克。(2)底肥重施氮肥,氮、磷、钾配合施用,拔节到孕穗阶段根据苗情亩追施尿素5~10千克。(3)及时浇好底墒水、越冬水和灌浆水。(4)抽穗前喷施粉锈宁,灌浆期要搞好一喷三防,重点防治穗蚜。 |
适宜区域 | 适宜河南省豫中北部中晚茬种植。 |
修改日期 | 2014-04-25 23:40:1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