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棉1号

作物名称棉花
审定日期2008
审定代号苏审棉200803
研发单位原名“明棉860”,由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苏棉8号/长绒3号//苏棉8号///苏棉8号,于2003年育成,属中熟陆地棉常规品种。
系谱原名“明棉860”,由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苏棉8号/长绒3号//苏棉8号///苏棉8号,于2003年育成,属中熟陆地棉常规品种。
特征特性出苗较好,长势较弱,后期不早衰。株型较紧凑,果枝较长、平展,茎杆较粗壮,茸毛多,叶片较小,叶色浅,铃卵圆形、较大,吐絮畅。省区试平均结果:生育期134天,株高110.9厘米,果枝17.2台,单株成铃23.6个,单铃子棉重5.7克,衣分40.0%,子指11.2克,霜前花率91.6%。纤维品质据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:上半部平均长度29.3毫米,马克隆值5.2,断裂比强度29.5厘牛/特克斯,纺纱均匀性指数134。病圃鉴定结果:枯萎病指19.9,黄萎病指26.3,耐枯萎病,耐黄萎病。
产量表现2005-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试,两年平均子棉亩产221.7公斤,较对照苏棉9号增产14.8%,皮棉亩产88.4公斤,较对照增产11.1%,两年增产均极显著;2007年生产试验子棉亩产217.9公斤,较对照泗抗1号增产5.8%,皮棉亩产87.6公斤,较对照增产2.4%。
栽培要点1、适期播种。营养钵育苗,3月底至4月初播种,5月上中旬移栽;地膜直播棉4月20日左右播种。 2、合理密植。大田移栽密度2000-2500株/亩,地膜直播密度2500-2800株/亩。 3、科学施肥。每亩施纯氮20公斤左右,五氧化二磷6-8 公斤,氧化钾6-8公斤。 4、化学调控。亩用缩节胺纯品8.0克左右,分别于盛蕾期1.0-1.5克,初花期2.0-2.5克,打顶后3.0-3.5克进行喷施。 5、病虫草害防治。及时中耕除草,防治好棉铃虫、盲蝽象、蚜虫、红蜘蛛、烟粉虱和斜纹夜蛾等害虫。
适宜区域适宜江苏省枯、黄萎病发病较轻的地区种植。
修改日期2014-04-25 23:40: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