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物名称 | 马铃薯 |
审定日期 | 2008 |
审定代号 | 闽审薯2008012 |
研发单位 |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,福建省种子总站、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,京丰1号/BF77A |
系谱 |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,福建省种子总站、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,京丰1号/BF77A |
特征特性 | 生育期两年区试平均93.73天,比对照紫花851迟熟1.46天。叶片绿色,茎紫色网纹,无开花,有落蕾,薯型为扁圆形,薯皮黄色光滑,薯肉淡黄色,芽眼浅。两年省区试平均,株高40.11厘米,单株块茎数7.4个,单株薯重0.647公斤,结薯性好,商品薯率83.66%,块茎干物质含量18.36%,食用品质较好。省区试田间调查,晚疫病发病率23.8%,比对照紫花851低2.4个百分点;卷叶病毒病发病率13.17%,与对照紫花851相当。 |
产量表现 | 2004-2005年度参加省区试,平均鲜薯亩产为1811.28公斤,比对照紫花851增产15.79%,达极显著水平;2005-2006年度续试,平均鲜薯亩产为2128.30公斤,比对照紫花851增产19.68%,达极显著水平。两年平均鲜薯亩产为1969.79公斤,比对照紫花851增产17.86%。2007年全省生产试验,3个点平均鲜薯亩产2560.05公斤,比对照紫花 851增产43.24%。 |
栽培要点 | 冬种在11月上、中旬尽量抢晴早播。采取双行种植,每亩种植5000株左右,春种亩种植4000-4500株。种前进行催芽、切种、拌种。肥管采取“施足基肥、早施追肥、多施钾肥”。亩施纯氮20公斤,氮、磷、钾比例1:0.5:2,全部磷肥、30%的氮肥和30%钾肥作基肥,在出苗期,50%氮肥、30%钾肥,结合中耕除草培土进行浇施,剩余肥料在现蕾期全部放入。水分管理以保持土壤湿润(70%土壤含水量)为宜。注意中耕培土,预防低温霜冻。及时防治晚疫病等病虫害。大多数植株叶片翻黄时,及时抢晴收获。 |
适宜区域 | 中薯3号属中熟鲜食马铃薯新品种,出苗至成熟期94天左右,比对照紫花851早熟2天;丰产性好;大中薯率较高,芽眼浅,商品性较好,食用品质较优。适宜全省种植,栽培上应注意适当密植,适时早播,提高产量。经审核,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(认)定规定,通过审定。 |
修改日期 | 2014-04-25 23:40:18 |